編者按
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強調,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、大有可為,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。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,浦東工商聯推出“商會會長說”專欄,邀請商會會長講述他們在團結帶領商會建強陣地加強思想引領、廣搭平臺賦能民營經濟發展壯大、深挖商會特色打造“一會一品牌”、集聚優質資源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等方面的經驗做法,增進商會間工作交流,發揮先進典型示范引領作用,激勵更多商會和廣大民營經濟人士在浦東開發開放35周年的新起點上,圍繞市委對浦東“經濟挑大梁、改革當先鋒、民生作標桿”工作要求,以《民營經濟促進法》的出臺為契機,乘勢而上、攜手向新,進一步促進民營企業轉型升級,培育新質生產力,激活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,譜寫引領區“兩個健康”的嶄新篇章。
陳兵,浦東新區工商聯執委,航頭鎮商會會長,上海文依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,2023-2024年度上海市工商聯優秀會長。
陳兵與航頭鎮商會
讓商會成為“企業的工具箱”和“行業的指南針”,這是航頭鎮商會會長陳兵一直以來的目標,也始終指引他,伴隨他多年來在商會工作中邁出堅實有力的步伐。“我作為會長,是商會的組織者和服務者,定會帶領會員共同實現目標,為航頭鎮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添磚加瓦。”
夯基壘臺:筑牢商會發展“硬基石”
航頭鎮,作為“浦江-周浦-康橋-航頭”城鎮圈的關鍵一環,擁有著60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,是上海浦東的人口導入“磁場”,市級大型居住社區鶴沙航城也在此扎根。20 萬常住人口,遠期規劃達30萬,這里無疑成為創業人才與商貿精英的理想棲息地。
“商會目前匯聚了140余家會員企業。”陳兵介紹,航頭鎮產業格局方面,大麥灣工業園區,構建起“2+2+ X”現代化產業體系,以在線新經濟、智能終端為主導,醫療器械、新能源汽車及智能物聯網汽車為接續產業;智匯麥灣作為區級特色產業園區,聚焦在線新零售、在線醫療,培育智能制造,形成“2+1+X”產業體系,致力于打造在線新經濟示范平臺;張江科學城擴區享受專項政策,孕育出文依電氣、上海貝思特、岱美汽車等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。
陳兵認為,商會作為企業家聚合平臺,核心使命是“服務企業、賦能行業、鏈接資源、推動發展”。在擔任會長伊始,他就清晰定位了商會的“四重角色”:“一是做企業的貼心服務者,提供政策解讀、融資對接等實際支持;二是當政府與企業間的協調者,搭建橋梁,優化營商環境;三是成為提升會員企業競爭力的賦能者,通過培訓、技術共享等助力企業成長;四是做行業自律的引領者,倡導可持續發展,履行社會責任。”
在陳兵牽頭下,商會建立了規范運作機制,明確了核心任務。資源整合上,內部共享促供需對接,外部聯合與其他商會、高校等戰略合作;可持續運營方面,探索“會費+創收”模式,通過文創設計等方式創收;服務會員企業,涵蓋政策咨詢等基礎服務,數字化轉型輔導等增值服務,還根據需求動態調整;促進行業發展,開展行業研究、技術交流會等;鏈接政府與市場,反饋行業訴求,協助招商引資;增強社會影響力,組織公益活動提升公信力。
活力引擎:“航·商薈”繪就發展“同心圓”
陳兵把黨建引領看作凝聚商會力量的“定盤星”,“它以堅定的政治方向為商會發展錨定坐標,確保商會沿著正確的道路穩健前行,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保持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。”于是,航頭鎮“航頭說”宣講團的“發展同心圓”欄目就多了商會企業黨支部書記和企業家的身影。“我們讓企業家加入宣講隊伍,分享親身經歷,講述奮斗故事,用語言展現時代擔當,用演說彰顯奮斗魅力。”
與此同時,商會也積極開展各項工作,服務會員企業。一方面,組織學習考察活動,為企業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提供經驗借鑒,為企業暢通面向未來的康莊大道;另一方面,定期走訪企業,將問題訴求反饋給政府部門解決或解釋,為企業暢通堵點難點的阻礙。針對企業共性的環保、消防等專業問題,邀請專家開展專題培訓,助力企業管理規范化、標準化,為企業注入發展的動力源泉。
商會還定期開展“送法入企解難題 護航營商促發展”系列活動,送上“法治宣傳、法律咨詢、法治講座”服務包,為企業撐起一把“法治保護傘”。舉辦“航·商薈”美麗鄉村健步走、“航頭杯”龍舟賽等文體活動,展現企業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。“下一步,商會將繼續關注企業需求,擦亮‘航·商薈’品牌。”
陳兵秉持“達則兼濟天下”理念,主動帶領會員企業履行社會責任,助力民生。此前,12家會員單位出資180 萬元,在長達村打造“同心園”示范基地,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;開展“航·商薈”困境家庭親子閱讀支持計劃項目,開發文創宣傳航頭文化,售賣所得為困境兒童提供閱讀助力包;2家副會長單位還捐贈100萬元助力航頭鎮教育事業。陳兵以身作則,連續數年參與公益事業,年均慈善投入超40萬,還帶領商會企業參與精準扶貧,捐助貧困學生,承接公益項目,關注弱勢群體等。
責任擔當:穿針引線做行業“領航者”
陳兵擔任會長以來,積極主動承擔政府與會員企業的穿針引線工作,有效推動商會及其他企業與大麥灣工業園區的轉型升級,持續為航頭鎮乃至浦東新區民營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建言獻策。每年定期走訪會員企業、召開各類主題座談會,充分了解商會會員企業生產經營狀況、實際困難和訴求。服務會員企業時,他集合理事會等智慧力量,提出合理化建議,共享技術資源,搭建資源共享平臺,助力企業快速發展。
在一次走訪中,陳兵聽一家會員企業說,他們的農產品堆積如山,面臨滯銷困境。他比企業老總還著急,立馬詢問詳細情況。隨后立刻行動、馬不停蹄地與商會其他會員企業溝通協調。在他的奔走努力下,大家紛紛伸出援手拓寬銷售渠道,解決了滯銷難題。不管事情多棘手,陳兵總是不遺余力想辦法、找資源,逐漸成了大家心中的“定海神針”。“現在會員企業遇到難題,都會習慣性想到我。”陳兵自豪道。
《民營經濟促進法》的頒布實施,用陳兵的話說,是為企業注入了一劑“強心針”。“這部法律增強了我們對市場的信心和安全感,從公平競爭、投資融資、科技創新、規范經營、服務保障、權益保護多方面完善制度,直擊痛點難點,為企業營造公平競爭環境,助力企業專注核心業務與創新活動。”